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石家庄高新区行政服务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6日 15:31
 石家庄高新区行政服务局重大行政执法
决定法制审核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根据《河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河北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石家庄市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决定:
(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二)可能造成重大影响或者引发社会风险的;
(三)直接关系行政相对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的;
(四)需经听证程序作出的;
(五)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条 全面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前,应当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第四条 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合法、及时的原则,坚持应审必审、有错必纠,保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法、适当。
第五条 加强法制审核人员队伍建设,按照不少于执法人员总数5%的比例配备法制审核人员。
应当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法制审核工作中的作用。
第六条 局领导对本局作出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负责。加强对各业务处室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和监督。
各业务处室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行政执法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程序的合法性负责。
政策法规处具体负责本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对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意见负责。
第七条 根据本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拟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应当经局领导签批送政策法规处法制审核。
第八条 各业务处室在送政策法规处审核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调查终结报告或者有关审查情况报告;
(二)拟作出的执法决定;
(三)作出执法决定的相关依据和证据资料;
(四)经听证、评估的,提交听证笔录、评估报告;
(五)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政策法规处认为提交的材料不齐全的,可以要求业务处室在指定的时间内补充材料,或者退回业务处室补充材料后重新提交。
第九条 政策法规处应当对下列内容进行法制审核:
(一)行政执法主体是否合法,行政执法人员是否具备执法资格;
(二)是否超越本机关法定权限;
(三)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合法充分;
(四)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
(五)适用裁量基准是否适当;
(六)行政执法程序是否合法;
(七)行政执法文书是否完备、规范;
(八)违法行为是否涉嫌犯罪需要移送司法机关;
(九)应当审核的其他内容。
第十条 进行法制审核,必要时可以向当事人或相关人员进行调查。
第十一条 政策法规处应当自收到各业务处室送审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法制审核。情况复杂的,经本局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五个工作日。补充材料的时间不计入审核期限。
各业务处室应当结合案件办理情况,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确定法制审核的具体期限,不得因进行法制审核导致作出行政执法决定的期限超出法定办理期限。
第十二条 政策法规处完成法制审核后,应当制作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意见书(表)(见附件),区别情况,提出以下书面审核意见:
(一)符合下列情形的,提出同意的意见:
1.行政执法主体合格;
2.行政执法人员具备执法资格;
3.未超越本机关法定权限;
4.事实认定清楚;
5.证据合法充分;
6.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准确;
7.适用裁量基准适当;
8.程序合法;
9.行政执法文书完备、规范。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提出改正的意见:
1.事实认定、证据和程序有瑕疵;
2.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
3.适用裁量基准不当;
4.行政执法文书不规范。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提出重新调查(审查)、补充调查(审查)或者不予作出行政执法决定的意见:
1.行政执法主体不合法;
2.行政执法人员不具备执法资格;
3.事实认定不清;
4.主要证据不足;
5.违反法定程序。
(四)超越本机关法定权限或者涉嫌犯罪的,提出移送的意见。
(五)其他意见或者建议。
法制审核意见应当经政策法规处负责人签字并报主管局长同意后反馈业务处室,并注明日期。
第十三条 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经法制审核未通过的,各业务处室应当根据审核意见作出相应处理,再按程序送政策法规处审核。
各业务处室对法制审核意见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书面向政策法规处提出复审建议。政策法规处应当自收到书面复审建议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提出复审意见。业务处室对复审意见仍有异议的,报请本局主要负责人决定。
第十四条 各业务处室送交法制审核时隐瞒真相、提供伪证或者隐匿、毁灭执法证据,或者政策法规处在审核过程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应当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