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社区、村居实行封闭管理以来,经发局积极组织力量,坚持一方面严抓规上工业企业疫情防控,一方面保障疫情防控必需企业生产,力促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两个大局统筹发展。
从企业人员构成到饮食起居现状,从各类高风险地区人员排查到重点个案上报,从职工身体健康关怀到心理开导疏导,从疫情防控方案制发到实地检查指导,从企业重点人员隔离安置到后期“三包一”跟踪,从五轮核酸检测人员摸底、预报到现场检查组织实施、后期查漏查重,从企业复工复产组织安排到后期消杀消毒指导,从戴宝进副主任、郝洪恩局长及经发局领导班子到业务处室,经发局同志用脚步丈量了使命,成为规上工业企业围墙内外的“逆行者”。
俯下身子做“潜功”
“员工家属做手术能不能出厂区?”“外地员工要回厂区可以吗?”“厂区合作单位走不了了,能不能安排做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是否可以接回宿舍?”“职工孩子放假了,能不能回厂区宿舍?”......疫情期间,经发局的工作电话成了各企业的热线电话。“手机放不下,电话响不停。”经发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全市社区、村居封闭初期,明显可以感受到企业的焦虑。企业是滞留员工的栖身之地,也是小范围内人员聚集密集之处,稍有不慎可能产生疫情群发风险。为此,经发人不敢丝毫大意,“夜半铃声”响起,他们第一句话通常是“不打扰,别着急,慢慢说.....”
任务艰巨,每个人都在俯下身子做“潜功”。以规上工业企业为例。179家规上工业企业(目前数量)、共计3.6万余名在岗职工的疫情防控和风险排查任务都在经发局工信处6名同志身上。为保障对规上工业企业职工健康监测不出纰漏,每轮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疫情风险排查,大家都要对3.6万名企业职工“过筛子”。我市实行社区、村居封闭管理以来,疫情防控任务陡然升级。由于规上工业企业生产的特殊性,87家企业的1.3万余职工因社区、村居封闭暂时无法返回居住地。而有的排查任务需1个小时内完成,为确保每轮排查不丢不漏,经发局的“筛子”越来越细,工作也越来越有章法。他们制定了“1+5+1”工作法:一人负责发布总任务,督促企业接龙回复,推送未回复企业名单,五人分头电话确认盯办,直到未回复企业归零;所有报表齐全后一人汇总上报。截至目前,累计在规上工业企业中筛查出500余名中高风险地区返企风险人员。
企业员工吃住在宿舍,最关心防控政策的变化。为确保企业和滞留职工对疫情防控政策听明白、做到位,经发局印发了《规上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明白纸》《关于加强规上工业企业疫情防控的通知》等,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传达给企业。为督促企业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经发局对生产和半生产企业检查全覆盖,发现疫情防控不到位问题50余项,整改完成率100%。
此外,在产企业日常消杀也是经发局工作的重点。连日来,经发局制定《规上工业企业消毒方案》,制发明白纸,指导企业建立消毒工作专班,督促企业建立消毒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消毒工作台账,督导企业消毒工作落实情况,对企业厂房、办公室、楼梯间消杀工作进行检查,规上工业在产企业日消杀面积超过75万平方米。大家都说,疫情不可怕,温暖在人心。
“一个都不能少”
经发局负责规上工业企业全员核酸检测任务,随着部分企业返岗人数增多,企业滞留人员也呈增加态势。其中以岭药业厂区在岗职工4600余人、格力电器宿舍2000余人。由于检测机构不能出具实际检测人员明细,在员工做完检测后,企业只能按员工花名册逐一按车间、班组比对,往往还没比对出结果,下一轮核酸检测就开始了。某企业总人数近千人,为确保做完核酸检测的人员不漏统,采用了最原始的方式计数:即每人发放一个小纸条,待检职工进入待检区将纸条交回后,由公司4-5名工作人员数纸条核对人数。人数确定后,与检测机构实检人数比对,从而查出漏检人员。这种方法虽然也有一定成效,但效率不高、容易出错。
为达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的要求,从经发局到各企业花费了大量人力和精力核对企业人员明细,各企业也是各想各的招儿。格力电器将四台员工打卡器调到检测现场,每台打卡器配两名工作人员,职工做完检测后到打卡器刷身份证确认信息录入,四台打卡器的数据汇总就是实际检测人数,与检测机构实际检测试管数量反向比对,很快就能筛查出漏检信息。汇金机电研发人员在得知经发局和有关企业的困难后,加班加点制作了一款打卡软件,企业待检人员只需将身份证放在打卡机上,便可自动录入身份信息。所有人员身份信息收集后,迅速与实际检测人数比对,节省了大量时间。
实检人员确定后,对检测机构现场数据可以起到验证作用。第四次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格力电器员工打卡器显示做过核酸检测的人数与检测人员现场检测试管数不一致,格力电器迅速将这一信息反馈给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及时经反向比对,确实有一个9人封管的试管按10人计数了,确保了数据准确。
企业的认真负责和热心担当也给经发局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政企一心,把安全送给了滞留员工。1月24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抽查组对规上企业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全覆盖情况专项检查,经现场比对和电话问询,经发局负责的规上企业全员核酸无一人遗漏。截至目前,规上工业企业就将近五次核酸检测人员累计近6.1万人次。
“重点保障一刻不能停”
疫情期间,涉及保障疫情防控必需的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药品、防护品、消杀用品等生产企业不能停。但是社区和村居封闭后,人员和车辆短时间内面临着不能出入的问题,也影响着石家庄四药、以岭药业等19家省重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企业很着急,一方面生产必须得保障到位,另一方面又直接面临人员、车辆不能出入的问题。
运输保障到位。急企业之所急。在我市通行政策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应企业诉求,参照外地做法,研究高新区企业通行证办理流程,连夜为四药、以岭等重点企业发放临时通行证明,解决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企业运输赌点。石家庄市车辆运输政策明确后,经发局牵头,召集交警大队、区防控办及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代表,研究企业物流车辆办理流程。并主动与市防控办、市交管局对接,首批一次性领取绿色通行证、应急通信证、公务通行证等850张份。目前,由城管局负责的通行证办理非常顺畅,极大解决了企业物资运输困境。
人员保障到位。为保障重点疫情保障和涉民生企业人员及时到岗,经发局第一时间将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医疗卫生物资保障组《关于切实保障重点疫情物资生产企业和涉民生企业正常生产的通知》转发至有关企业。由于疫情初期,各社区、村居对政策的掌握程度不同,尽管有市里的通知,企业职工不能顺利出行的现象屡见不鲜。石家庄四药10余名员工在循环化工园区居住,返岗困难。得知此事后,经发局精准服务、勇敢担当,一方面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员工行程轨迹管理,确保返岗员工“两点一线”行动,另一方面积极与栾城区循环化工园区协调沟通,保障了80余名石家庄四药居住员工顺利返岗,为四药开足马力提供了保障,盐酸阿比多尔胶囊日产量约达200万粒。目前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胶囊全线排产,日产能约6119万粒。区内各类防护医用品供应充足,各类口罩日产能达111万只。
生产协调到位。“我们企业的原料商不能及时供货,能不能协调一下当地政府?”维生药业的有关负责人焦急万分,山东天力药业有限公司和茌平通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维生药业主要生产原料山梨醇的主要供应商,实行封闭管理后,该公司不能及时供货。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发局立即向市工信局及兄弟县区问计,同时积极与山东供货商联系,向当地有关部门寻求支持。在不断沟通协调下,上述两家公司的山梨醇很快供货到维生药业,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除重点保障企业外,经发局对供水、供电、供热、油气等重点从事公共事业运行必需的生产企业予以重点保障,帮助企业稳定生产,逐步扩大产能;加大对东安精工、大视野等疫情以来未停工停业的规上工业企业帮扶力度,推动其保持生产的连续性。
安全生产指导到位。在保障上述企业顺利生产的同时,经发局下力气加大了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力度。另外,为推动其他规上工业企业在防控措施到位、防控责任落实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安全生产,经发局已经形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方案》,下一步将按疫情防控要求,有序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