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第1309号建议的答复
经济发展局 2023-12-01 18:30 1 打印此页
李美瑄代表:
您代表提出的关于提振民营企业、增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信心方面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
近年来,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民营经济相关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年度工作部署和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强化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企业服务引导,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高新区坚决落实关于支持民营经济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着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难题,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引导民营企业扎根高新区、发展壮
大。2022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高新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助企强企开门红动员大会,重点向企业发布一个“助企强企开门红”活动方案和三个“十条”措施,大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陆续出台了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优化营商环境十条、稳经济“1+20”政策、“惠企政策一点通”等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深入开展“一起益企”“百场万家”“中小企业服务月”系列服务活动,送服务、送政策到企业,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快速成长壮大,助力企业纾难解困、提振发展信心。
(二)全面落实减费让利政策
一是实施退税减税降费,助企纾困解难。落实财税助企发展政策,减轻企业金融压力,全年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22.48亿元。二是着力清欠减负,助力企业发展。严格按照《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处理暂行办法》《关于清欠工作有关问题口径》《政府投资条例》等相关文件规定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问题进行了全面摸排,高新区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均无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三是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制定《高新区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治理实施方》《高新区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开展专项整治,未发现违规收费问题。
(三)全力打造良好市场环境
一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坚持打造诚信政府,成立政策兑现办公室,不折不扣兑现政府承诺,以诚信树形象、引投资。开展政务诚信建设专项活动,组织全体公职人员签署政务诚信承诺书。扎实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常态化开展“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自纠自查,先后6次组织开展政务失信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未发现失信问题。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组织9287家中小微企业入驻全国“信易贷”平台,成功授信金额18.72亿元。
二是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印发《2022年高新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要点》,组织开展“促竞争、护民生、保稳定”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起草、谁审查”的原则,针对所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措施按照公平竞争审查标准自我审查,未发现违反标准文件。制定了《石家庄高新区2022年政府采购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并结合政府采购秩序专项整治等,对全区政府采购项目妨碍公平竞争行为深入开展自查抽查,清理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等,政府采购更加公平有序。
三是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多元化解。依托石家庄市知识产权协会与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组建了石家庄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高新区法院委托调解知识产权案件128件,办结案件128件,调解成功91件,调解结案率100%,调解成功率71%。
(四)全力帮扶民营企业创新升级
一是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活力。积极推荐各级双创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创业载体申报工作,全年新增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家,市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市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3家;新增或复核通过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4家。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做好人才服务。认真做好“百日招聘”“中小微企业认定”等工作,全年共计认定中小企业120余家,组织48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线上招聘,持续助力扩大社会面就业,帮助企业中小微企业获得政策扶持。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主动服务、精准对接、高效审批,为区内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完成培训16255人,发放补贴资金618.07万元,63家企业114人取得高级职业经理资格。保障人才住房需求,严格执行市相关政策,取消非本地户口的引进人才等人群的“限购”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持有市人才绿卡B卡的人才进行租(购)房屋补贴,今年已补贴2208万元。为196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28.7万元。
三是全力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协调做好银企对接,充分发挥政府牵线搭桥作用,依托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畅通政金企对接通道,引导区内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开展“百日助企”专项活动,组织各类金企对接会18场、“一对一融资问诊”150余次,惠及企业780余家,实现助企融资2.5亿元。推动企业挂牌上市,出台《石家庄高新区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十条政策(试行)》(石高管办〔2022〕2号),完善上市奖励政策,率先将上市后一次性奖励修改为上市前分阶段奖励并提升奖励资金,举办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训会5场,编制发放企业上市IPO通关指引、金融政策汇编1500余册,增强企业上市信心,实现新增上市企业1家,占全市50%。提升金融环境,加快金融资源集聚,增强金融供给,对新引进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给予发展、用房奖励,实现新增科技金融机构7家。
(五)全力促消费扩内需
繁华里步行街、万象汇开业,城市消费业态不断丰富完善。掘金“夜经济”,打造木兮里购物公园夜经济集聚区、夜经济示范消费商圈,开设5家啤酒广场,点燃城市消费热情;打好促消费“组合拳”,大力支持国美开展“惠民消费百万补贴”“黑色星期五”“家装节·以旧换新”等活动,组织北国电子商务开展“2022春季家装焕新季”等促销活动;充分利用五一期间“惠民生促消费”提振信心、引导消费、拉动增长作用,拿出300万真金白银开展“‘五’动家电购车‘油’礼”促销活动,拉动限上零售额7000万元。组织国美、创维开展“818嗨购节”等家电促销活动;组织区内加油站积极参与“错峰加油”促销活动;组织区内4S店参与全市组织的汽车促销补贴活动,进一步推动消费服务提质换挡,促进商贸经济繁荣发展。
(六)全力为民营企业创新升级赋能
加大政策扶持,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省、市级创新提升计划,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荐区内15家企业优质项目参加第七届“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2家企业项目进入决赛。2022年,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2家,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26家,新增小巨人企业3家。2022年,3家企业和3名个人分别被表彰为“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和“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
(七)建立政企互通机制,持续创优营商环境
制定了《关于建立“书记直通车”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办法》《石家庄高新区关于深化开展“营商环境早餐会”制度的实施方案》,建立亲清政商关系,持续深化书记直通车、企业家早餐会等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搭建了企业家与工管委主要负责人直接交流的平台,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612个,回访满意度100%,助力企业稳定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深化店小二服务意识,建立了为企业“站台”“背书”服务机制,持续实施行政执法零罚款行动,大张旗鼓为企业“站台背书”,营造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思想共识和浓厚氛围,科技创业园区获得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工业园区称号,得到企业高度肯定。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决策部署,认真吸收您提出的建议,聚焦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痛点、难点,出真招、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大力推进民营企业提质扩量增效,稳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凝聚合力,激发民营企业发展热情
坚持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不动摇,始终同企业家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同企业家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如既往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敢为企业站台、善为企业服务,坚定不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民营企业放心安心抓发展。严格落实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确保民营企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坚持壮大民营经济,引导民营企业融入高新区经济发展大局,努力在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发挥重要作用。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意识,着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二)全力服务,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难题
一是优化政府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市场主体关切,在为民服务上做“加法”,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体制更顺、机制更活、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一流政务环境,不断降低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折不扣地执行减税降费等纾困帮扶政策,为企业聚焦优势、做精主业增添动力。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全力助企纾困解难。主动靠前服务,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精准对接困难需求,为企业解忧、助力、赋能。践行“无事不扰、无时不在、无微不至”服务理念,深化“四上”企业包联帮扶,压实包联责任,成立相关服务小组,明确专人,开展入企服务,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落实“一企一策”、线上线下帮扶措施,助力企业稳增长、大发展。突出“保要素”,突出“送政策”,突出“送信心”,围绕企业满负荷生产,保障生产要素,破解用工难、融资难等难点堵点,与企业同向发力、携手发展。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充分发挥各类创新示范平台、示范基地的沃土作用,构建更加高效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创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继续用足用好国家、省市经济一揽子政策,释放政策红利,把政策向市场主体倾斜、向中小微企业倾斜。特别是宣传落实好市《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23条,持续开展精准帮扶、及时兑现奖补资金、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有效解决企业用工短缺、资金链紧张等问题,激发企业市场活力,进一步扎牢经济发展基本盘。
四是加强行业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依托我区公共服务平台和双创基地,针对性地组织举办行业、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经营者管理素质,提升工作者的技能水平。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的培训活动,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扶持民营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各类创新示范平台、示范基地的沃土作用,为民营企业创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全程优质服务。
五是改善融资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深化“信易贷”推广使用。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建立常态化融资需求推送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发布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全力打造企业首贷中心、续贷中心,联合区内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首次贷款、续贷受理,普惠金融产品介绍及咨询服务,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支持企业发展。发挥创新积分引导效用,深化风险补偿资金融资业务,支持区内金融机构开发基于创新积分的金融产品并全面推广,联动区政府性担保公司,精准量化地支持积分企业。推动拟上市企业培育链建设,打造高新区上市服务基地,组建拟上市企业专家服务团队,助力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三)聚焦创新,着力激发发展活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发,打造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集聚研究性创新资源,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积极引进河北省科学院在我区设立分院,加快推动高能级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发挥重大科研平台创新资源及人才资源优势,为我区原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提供支撑。搭建工业园区(孵化器)数字化信息平台,精准扶持提档升级,推动园区专业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实现孵化载体“量增质升”。打造公共服务展示窗口,以四个平台综合服务中心大厅为主阵地,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加强运营协同,做优服务品牌,打造全面展示区内科技、金融服务的重要窗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京津与我区跨区域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设立京津研发飞地或共建研发基地,加速推动京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鼓励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占有率多的科技示范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
(四)聚焦扩内需,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升级
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扩内需、促消费的部署,深入分析我区消费结构和特点,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消费新活力。一是扩大汽车消费,结合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通过开展“购车送油卡”促销活动、“汽车进商场”“汽车进商业街”等展销活动,推动汽车消费升级、营造购车氛围。二是激发夜间消费,持续开展夜经济建设,以天山海世界、木兮里购物公园、万象汇、繁华里·爱情湖畔商业街等商业载体为主,引导企业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提升消费设施和提升店铺品牌等方式开展“越夜越优惠”等促销活动,促进夜间消费;通过开设啤酒广场、组织夜间文艺演出等方式,激发夜间消费活力。三是培育消费新热点,加速培育壮大“互联网+”消费新模式,组织电商企业借助“618”“双11”“双12”等时机开展促销活动,引导以岭健康城、御芝林等企业扩大绿色食品、保健品等健康类产品线上销售;推进中石化、电商平台开展直播促销活动;鼓励区内4s店开展在线看车订购等消费新模式,拉动消费增长。
(五)健全机制,打造一流发展环境
一是增强“店小二”意识,持续开展好为企业“站台”“背书”、书记直通车、企业家早餐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畅通企业问题反映渠道,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大大方方、光明磊落与企业家交流、交往、交朋友,坚决摒弃官老爷作风,经常联络感情,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家的事,真正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抓经营、抓发展,让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持续推行行政罚款“零罚款”行动等机制,坚决避免“一刀切”和粗放式管理。四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减税降费等纾困帮扶政策,为企业聚焦优势、做精主业增添动力。五是纵深推进服务企业系列行动,推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模式,聚焦为企服务、为企解难、促企发展的目标持续用力。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局
                                      2023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