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建: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我区目前共有57个社区,按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求,社区配有一个文体广场、一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一间图书阅览室、一套音响设备等文艺器材和一套群众体育器材设备,实行公益开放,常态化举办各种文化活动、阅读推广、艺术普及、讲座等公益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另处于回迁的村居,我区严格按照文化设施配建标准,配建文化设施并指导街道(镇)、社区用好管好相应设施,满足群众文体活动使用需求。
二、文化队伍建设情况
基层文化队伍是社区、村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极高。根据调研显示,目前社区文化队伍约有120支,参与人数达3200人。这些队伍大多由群众自发组成,队长由队员推选产生,在各街道、镇统一备案,并接受统一管理。为促进基层文化活动的繁荣和发展,通过我区开展舞蹈、合唱、戏曲、书画、鼓乐表演等相关专业培训,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水平;通过组织参加省、市、区各类大型比赛活动,从实际中锤炼文化队伍,提升基层文化业务水平。
三、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为了丰富活跃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我区以传统节日--春节为活动主题,分别举办迎新春民乐音乐演奏会、“迎新春福送万家”送春联活动、全国鼓王争霸大会系列活动、“图书馆里过大年”春节年俗亲子绘本亲子DIY、“舞龙腾跃”亲子手工DIY活动、“冬游河北 新春非遗项目线上展示活动”、高新区春节优秀文艺作品线上展示活动、“图书馆里过大年”读书打卡、线上答题系列活动等活动共计23场次,为全区群众奉上年味十足的新春文化盛宴。
(二)推进全民阅读,助力书香高新建设
4月16日至4月30日期间,我区以图书馆为重要服务载体,统筹优质读书资源,推动全民阅读进街道(镇)、进景区、进学校、进企业,实现全民阅读全覆盖,激发全民阅读热情,营造“书香高新”的社会氛围 ,开展以“品书香雅韵 享阅读之美”为主题,“名师讲堂、摄影大赛、阅读推广、诵读经典”四大板块10余项的特色主题活动,为市民读者提供主题鲜明、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
(三)打造品牌活动,开展彩色周末文化活动
每年常态化举办彩色周末文化活动50场次,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的同时,持续将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惠及全区群众。指导各街道(镇)开展“彩色周末”进社区活动,以服务基层为宗旨,依托全街道、镇的文化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志愿者,深入长江街道、太行街道、宋营镇、郄马镇、丘头镇和石炼街道,用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惠及普通群众,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四、亮点工作
1.在全国鼓王大会展演暨石家庄第十届鼓王争霸赛中,我区韩通战鼓、大西帐小鼓荣获“银鼓王”称号,宋北战鼓荣获“铜鼓王”称号。活动在国家省市三级公共文化云、冀时、冀云、长城直播、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等平台全程直播,河北新闻网、石家庄新闻网等相关媒体给予关注和报道。
2.石家庄非遗精粹展演展示活动在高新区天山海世界景区举行,邀请20余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的参与,丰富了我区非遗与旅游深入融合发展形式,是高新区规模较大、最具影响力的一场非遗盛会。本次活动已通过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石家庄高新发布等相关媒体进行报道和关注。
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将花杆舞、宋北战鼓、宋北剪纸、大西帐小鼓等非遗项目送校园,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4.为加强我区非遗保护,弥补非遗传承人空白,指导区非遗项目,完善项目传承人简介、事迹和影像资料,积极挖掘七个区级项目传承人,为争取市级传承人奠定基础。同时,创建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
五、下一步计划
针对我区文化服务对象年龄层次不均衡的问题,我区利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完善数字化服务功能,采取“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基层居民生活,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以品牌+覆盖率为方向,开展高新区第一届青年夜校培训活动(书法、舞蹈、音乐、美术)各15场次,文化红利覆盖青年人群,同时开展“阅读马拉松”推广活动和快乐暑假夏令营阅读活动,满足少年儿童文化需求;在自然遗产日期间,开展以“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宣传展示暨非遗进景区活动,提高文化惠民覆盖率的同时,将文化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不断提高文化凝聚力。
高新区党政办公室
2025年6月23日